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秦桧降爵易谥敕 南宋 · 周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八、《山房集》卷二、《宋四六选》卷四
诛奸雄于既往,罚虽逭于生前;
申劝戒于将来,罪难逃于身后。
盖人心之积愤,岂天网之终疏?
九变而赏罚可言,虽阅时之已久;
百世之子孙莫改,庶清议之犹存。
具官秦某在靖康间,为中执法
方军前之抗议,其言几类于程婴
及塞上之还归,此节何如于苏武
惟我高庙,过夏少康,排众论而授宰衡,如中流之遇维楫。
谓其间关万里,或能为国报仇。
岂期首尾两端,反欲与寇为地。
既潜交于境外,卒堕敌之术中。
兵于五材,谁能去之,首弛边疆之备;
臣无二心,天之制也,忍忘君父之仇?
洎奸计之弗行,幸国威之再振。
群后以师毕会,三将之捷日闻。
黄河以南,已闻尽为晋土;
鸿沟未割,何患不归太公?
乃复贪天之功,亟为削地之策。
密布私党,阴遣誓书。
造飞谤以剪爪牙,忠臣为之解体;
还降王而就菹醢,行路至今兴哀。
神州自此陆沉,外侮因之坐大。
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
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
朕遹追累圣之遗训,褒表上流之故侯。
悯其洒泣以从戎,至于脱帻而就死。
为之封菁茅而崇血食,庶几激义槩而鼓芳风。
道济之见收,罪成汝手;
使武安而尚在,戮及其身。
况士气久郁而未张,公论追尤而弗置。
虽保首领以入地下,奈何怨毒之于人深。
昔晋幸免于贾充礼官请为改谥;
唐逋诛于林甫,天下快其削官。
其追极品之殊荣,更夺易名之美谥。
以昭宿恶,以激懦夫。
噫!
鼠以近器而犹忌投,岂不念渡江之旧?
谁兴厉阶而今为梗,其少伸误国之刑。
盖获戾于在天祖宗之灵,故假手于今日论议之及。
尚复漏泉之泽,勿忘结草之图。
晋论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净德集》卷一六、《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
晋之乱亡,议者谈之多矣。
或曰:羌夷盛彊,侵暴王室,刘聪、石勒之徒据有中原,兵寇乘风而起,遍满天下;
惠、怀昏庸,力所不制,乃有奔播之祸。
或曰:当时公卿大臣,崇尚虚旷,徇名而忘实,好清言而不可适用;
奸雄之士,窥其所不能而攻之,乃底于败坏。
此二说者,皆指其已然之后,而不究其将成之前也。
今夫富家巨室,多蓄货财,父祖处之有素,子孙亦能守其所积,茍不至于慢藏,则平居终日,安见劫夺之患哉?
惟失其所主,而轻其所蓄,举希世之宝,以寄诸臧获,舍千金之赀,以委诸通衢,则盗贼肆志而奄有之矣。
势至于此,而不穷致寇之因,而乃责家人之不能禦寇,抑亦惑欤!
然则羌夷足以乱晋,而晋之祸不始于羌夷之盛彊;
公卿虽不足捍患,而晋之亡不系于公卿之崇尚虚无。
盖天下丧乱之端,何尝不自内起?
人君失道,则奸民叛羌有窃伺之意;
权臣擅命,则壮夫烈士怀不平之心。
此前定之理也。
宣、景之取天下,岂有分毫仁义,以服人之心乎?
索其始终,则皆天下之所不容诛也。
然而得之者,幸也。
天下有以幸而得,无以幸而守,何则?
其得以天,而其守以人也。
武帝之于天下,岂非亦欲以幸而守乎?
贾充者,魏之贼臣耳,而任托大事,与之婚姻。
知惠帝之不肖,而不能处以大义。
提四方新定之势,而付授匪人,则其心亦欲幸天下之茍安而已,固不暇深思远虑,求为千万世之策也。
既而杨后得徇其爱,又以杨骏为之辅翼。
此数事者,足以启窃伺之意,而激不平之心矣。
乱亡之根,固以盘于朝廷也。
是故自太康之初吴人献地,天下始一,至于永平,方十馀年,三杨被诛,贾后专政,宗室诸王,自相殄戮,中外观衅,反者屡起,永宁而后,天子日有迁废之虑,统绪之大,不绝如线。
是以元海父子,始建僭号之议,石勒之众,继为寇孽,自是而下,中国之势,四分五裂,而天下之祸遂至于不可解。
呜呼,有武帝之不断,然后有惠帝之闇弱;
惠帝之闇弱,然后有贾后、杨骏之暴戾;
贾后、杨骏之暴戾,然后有宗室诸王之变故;
有宗室诸王之变故,然后有刘、石侵暴之祸,皆武帝有以导之也。
武帝始为之谋,则亦不谓其祸之至于此,惟其欲幸天下之茍安,而遂及之矣。
周之王业,自后稷以来,积功累德,历数十世,大命既集,犹不敢遽然当之。
武王、成王之际,则以周、召为之左右。
圣人之欲天下之安也,岂敢有求于幸哉?
经曰:「慎厥终,惟其始。
差之毫釐,谬以千里」。
又曰:「国之将亡,本必先颠」。
其晋之谓矣!
呜呼,自古丧乱之端,未尝不起于内,得失安危之相倚伏,可少怠而不思乎!
京口遣怀呈张彦明刘伯宣郎中并诸友一百韵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坏云覆紫微,疾风捲黄屋。
生灵半涂炭,社稷竟倾覆。
借问谁厉阶,往事具可复。
穆陵乾符,丁揆覆鼎餗。
北兵渡浒黄,沔鄂盛諠讟。
涟海荡为墟,交广骇斡腹。
兀然天柱摇,凛甚国脉蹙。
明诏起臣潜,扶颠秉钧轴。
将帅一奋呼,江汉奏清肃。
维时望公闾,高誉儗方叔
遄归持相印,景定实初卜。
百寮逆近郊,至尊略边幅。
策勋告庙庭,陈乐备敔柷。
煌煌福华编,传者笔为秃。
焉知事夸毗,欲掩天下目。
得政曾几何,故老尽斥逐。
哀哀杞天崩,度皇继历服。
定策比周召,卜世过郏鄏。
万微委岩廊,十年卧林麓。
金屋贮娉婷,羽觞醉醽醁。
伍符日空虚,郿邬富储蓄。
纷纷轻薄徒,睒眒希自鬻。
荃蕙化为,龟玉毁于椟。
怡然谈笑间,祸机已潜伏。
延洪幼冲人,天步深踖踧。
一朝襄樊破,杀气薄川谷。
折冲亦何为,筹边置机速。
拊御既失宜,奔溃更相属。
含垢护逆俦,况望马谡
沙武倏飞渡长江平陆
连樯万艨艟,悠悠自回舳。
老夏亦遁逃,竟学龟藏六
败證剧膏肓,搏手但颦蹙。
仓黄出视师,氛埃眯前纛。
总统付虎臣,窃倚晋郤縠
丁洲帅前锋,未战兵已衄。
溃卒争倒戈,降将群袒肉。
单骑窜维扬,走险甚奔鹿。
触热赴清漳,就死何觳觫。
蹇予客朱方,沈忧发曲局。
欢传用宜中,厦仆支一木。
奈何张苏刘,猜忌不相睦。
所过皆夺攘,兹事岂颇牧。
借箸资腐庸,授钺逮厮仆。
焦门集战舰,乾坤一掷足。
水陆迷畏途,师丧国逾辱。
区区拒毗陵,曾不事版筑。
驱民入罟擭,骈首遭屠戮。
至今用钺地,天阴闻鬼哭。
苏秀暨湖杭,死生犹转烛。
行成漫旁午,公等真碌碌。
独松守张濡,儿戏斗蛮触
信使诡成禽,贾祸几覆族。
三宫泣草莱,万姓呼藭曲。
疑丞诣高亭,献玺愿臣属。
黼扆释冕旒,羽卫撤弓韣。
广益亟南奔,穷荒寻帝倏。
茕然太母身,垂老歌黄鹄
彼哉宁馨儿,乘罅叨爵禄。
屈膝同所归,伊谁念王蠋
江湖数十郡,李赵差可录。
元恶迷是似,万世有馀恧。
庭芝广陵,储亡二年
力战尚可支,而乃事蜗缩。
乙亥仲夏交,北向发一镞。
死伤近七千,从此辍推毂。
浮海未及桴,委身饲蛇蝮。
姜才就菹醢,淮城危破竹。
故国莽丘墟,彼黍何稢稢。
翠华渺焉之,扶桑睇日浴。
魂断曲江春,新蒲为谁绿。
骑鲸事已非,葬鱼势转促。
南纪讫朱厓,一战绝遗躅。
旋闻俘文相,系颈絷燕狱。
又闻陆元枢,抗节死弥笃。
二公风尘中,耿介受命独。
板荡见忠臣,百身竟难赎。
恭惟五季间,永昌应符箓。
一举平泽潞,最后收庸蜀。
文子继文孙,三才归位育。
中更靖康祸,流血洒川渎。
光尧躬再造,艰苦芜蒌粥。
淳熙受内禅,德盛仁亦熟。
宁理度丕承,膏泽多渗漉。
内无褒妲患,外绝安史黩。
戚畹及阉寺,屏气但蜷跼。
向非彼权臣,玉食擅威福。
如何磐石固,转移仅一蹴。
凄凉数载间,王侯乏半菽。
九庙翳蒿藜,五陵游豕豰。
向来阛阓地,雨露滋苜蓿
老我亦何为,穷途困羁束。
愁伤觉衰曳,垢腻忘颒沐。
蛰迹笑桓鲵,窃食愧饥鹜。
安得董狐辈,直笔濡简牍。
诛奸录忠荩,上与麟经续。
海宇今一家,贡赋均四隩。
化日满穷阎,淳风变颓俗。
馀生幸未化,刀剑易牛犊。
聊种邵平,且植渊明
议贬庾纯 西晋 · 何曾
 出处:全晋文卷十八
凡断正臧否,宜先稽之礼、律。
八十者,一子不从政
九十者,其家不从政
新令亦如之。
案纯父年八十一,兄弟六人,三人在家,不废侍养。
不求供养,其于礼、律未有违也。
司空公以备位卿尹,望其有加于人。
荒醉,肆其忿怒。
臣以为不远布孝至之行,而近习常人之失,应在讥贬(《晋书·庾纯传》。贾充以父老不归供养,太傅何曾太尉荀顗骠骑将军齐王攸议。)
公卿将军奏上尊号 曹魏 · 卫觊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八
相国安乐乡侯臣歆,太尉都亭侯御史大夫安陵亭侯使持节都督督军车骑将军□□臣仁,辅国将军清苑乡侯虎牙将军南昌亭侯臣辅,轻车将军都亭侯臣忠,冠军将军好畤乡侯臣秋,渡辽将军都亭侯臣柔,卫将军国明亭侯使持节都督督军镇西将军东乡侯使持节都督督军杨州刺史征东将军安阳乡侯臣休,使持节都督督军征南将军平陵亭侯臣尚,使持节都督督军徐州刺史镇东将军武安乡侯臣霸,使持节左将军中乡侯使持节右将军乡侯臣晃,使持节前将军都乡侯臣辽,使持节将军乡侯臣灵,匈奴单于臣泉,奉常臣贞,郎中令臣洽,卫尉安国亭侯臣昱,太仆臣夔,大理东武亭侯臣繇,大农臣霸,少府督军史将作大匠千秋亭侯臣照,中领军中阳乡侯臣楙,中护军臣陟,屯骑校尉都亭侯臣祖,长水校尉关内侯臣凌,步兵校尉关内侯臣福,射声校尉关内侯臣质,振威将军涅乡亭侯臣题,征虏将军都亭侯臣触,振武将军亭侯臣当,忠义将军乐乡亭侯臣生,建节将军平乐亭侯臣圃,安众将军元就亭侯臣神,翼卫将军都亭侯臣衢,讨夷将军亭侯臣慎,怀远将军关内侯臣巽,绥边将军常乐亭侯安夷将军高梁亭侯臣炳,奋武将军长安亭侯臣丰,武卫将军安昌亭侯臣褚等稽首言:
臣等前上言,汉帝奉天命以固禅,群臣因天命以固请,陛下违天命以固辞,臣等顽愚,犹知其不可,况神祗之心乎!
宜蒙纳许,以福海内欣戴之望。
丁卯制书诏臣等曰:「以德则孤不足,以时则虏未灭,以群贤之灵,得保首领,终君魏国,于孤足矣。
孤者,胡足以辱四海?
至乎天瑞人事,皆先王圣德遗庆,孤何有焉?
是以未敢闻命」。
臣等伏读诏书,于邑益甚。
臣等闻《易》称「圣人奉天时」,而《论》曰:「君子畏天命」。
天命有去就,然后帝者有禅代。
是以唐之禅虞,命以在尔;
虞之顺唐,谓之受终。
知天命去已,故不得不禅;
舜知历数在躬,故不敢不受。
不得不禅,奉天时也;
不敢不受,畏天命也。
汉朝虽承委末陵迟之馀,犹务奉天命以则尧道,是以愿禅帝位而归二女。
陛下正于大魏受命之初,抑虞夏之达节,尚延陵之让体,所枉者大,所直者小;
者轻,所略者重。
中人凡士,犹为陛下陋之,殁者有灵,则重华必忿愤于苍梧之神墓,大夏必郁邑于会稽山阴,武王必不悦于高陵之玄宫矣。
是以臣等敢以死请。
且汉政在奄宦,禄去帝室七世矣。
遂集矢石于其宫殿,而二京为之丘虚。
当此之时,四海荡覆,天下分崩。
武王亲衣甲而冠胄,沐雨而栉风,为民请命,则活万国;
为世拨乱,则致升平。
鸠民而立长,筑官而置吏,元元无过罔于前叶,而始有造于华裔。
陛下即位,光昭文德,以翊武功;
勤恤民隐,视之如伤:惧者宁之,劳者休之;
寒者以暧,饥者以
远人以德服,寇敌以恩降。
迈恩种德,光被四表。
稽古笃睦,茂于放勋
网漏吞舟,裕于周文。
是以布政未期,人神并和。
皇天则降甘露而四灵,后土则挺芝草而吐醴泉。
虎豹鹿菟,咸素其色;
雉鸠燕爵,亦白其羽。
连理之木,同心之瓜,五采之鱼,珍祥瑞物,杂还于其间者,无不毕备。
古人有言:「微禹,吾其鱼乎」!
微大魏,则臣等之白骨既交横于旷野矣。
伏省群臣内外前后章奏,所以陈叙陛下之符命者,莫不条河洛之图书,授天地之瑞应,因汉朝之款诚,宣万方之景附,可谓信矣著矣,□矣裕矣,高矣丘矣,三王无以及,五帝无以加,民命之悬于魏邦,民心之素于魏政,卅有余年矣。
此乃千世时至之会,万载壹遇之
达节广度,宜于斯际;
拘挛狭行,不施于此时。
久稽天命,罪在臣等,辄营坛场,具礼仪,择吉日,口昭告昊天上帝,秩群神之礼,须禋祭毕;
会群寮于朝堂,议年号正朔服色当所以施行,臣谨拜表朝堂
臣歆、臣、臣、臣仁、臣、臣辅、臣忠、臣、臣柔、臣、臣、臣休、臣尚、臣霸、臣,臣晃、臣辽、臣灵、臣泉、臣贞、臣洽、臣昱、臣夔、臣繇、臣霸、臣、臣照、臣楙、臣陟、臣祖、臣凌、臣福、臣质、臣题、臣触、臣当、臣生、臣圃、臣神、臣衢、臣慎、臣巽、臣俊、臣炳、臣丰、臣褚,诚惶诚惧,顿首顿首,死罪死罪(碑本《隶释》十九,《魏志·文帝纪》引《献帝传》。案:《古文苑》、闻人牟准魏敬侯碑阴》,言「群上尊号奏卫觊撰,钟繇书」。)
钟会 曹魏 · 晋文帝
 出处:全晋文卷一
邓艾或不就徵,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乐城
吾自将十万屯长安,相见在近(《魏志·钟会传》)
大都督 曹魏末晋初 · 贾充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
西有昆夷之患,北有幽并之戍。
天下劳扰,年谷不登,兴军致讨,惧非其时。
又臣老迈,非所克堪(《晋书·贾充传》。伐吴之役,诏大都督。)
请召还诸军表 曹魏末晋初 · 贾充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
吴未可悉定,方夏,江淮下湿,疾疫必起。
宜召诸军,以为后图,虽腰斩张华,不足以谢天下(《晋书·贾充传》)
齐王攸弘训太后服议 曹魏末晋初 · 贾充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
河南尹王恂上言:「弘训太后入庙,合食于景皇帝齐王攸不得行其子礼」。
充议以为:「礼,诸侯不得祖天子,公子不得祢先君,皆谓奉统承祀,非谓不得服其父祖也。
身宜服三年丧事,自如臣制(《晋书·贾充传》)
贾充尚书令正月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三
尚书令,百揆之首,总齐机衡,出纳朝政,治绩之所繇也。
车骑将军贾充,忠允清正,通理经远,兼迪文武,谟勋弘著,其以尚书令(《书钞》五十九引《起居注》)
赏定新律诸臣诏正月丙戌 其一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三
汉氏以来,法令严峻。
故自元成之世,及建安嘉平之间,咸欲辩章旧典,删革刑书
述作体大,历所无成。
先帝悯元元之命陷于密网,亲发德音,厘正名实。
车骑将军贾充,奖明圣意,咨询善道。
太傅郑冲,又与司空荀顗、中书监荀勖、中军将军羊祜、中护军王业及廷尉杜友、守河南尹杜预、散骑侍郎裴楷、颍川太守周雄、齐相郭颀、骑都尉成公绥荀煇尚书郎轨等,典正其事。
朕每鉴其用心,常慨然嘉之。
法律既成,始班天下,刑宽禁简,足以克当先旨。
萧何以定律受封,叔孙通以制仪为奉常,赐金五百斤,弟子皆为郎。
夫立功立事,古之所重。
太傅、车骑以下,皆加禄赏,其详依故典(《晋书·贾充传》)
贾充都督秦凉七月癸酉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三
秦凉二境,比年屡败,胡虏纵暴,百姓荼毒。
遂使异类扇动,害及中州
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至此。
诚由所任不足以内抚夷夏,外镇丑逆,轻用其众而不能尽其力。
非得腹心之重,推毂委成,大匡其弊,恐为患未已。
每虑斯难,忘寝与食。
侍中、守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雅量弘高,达见明远,武有折冲之威,文怀经国之虑,信结人心,名震域外。
使权统方任,绥静西夏,则吾无西顾之念,而远近获安矣。
其以充为使持节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侍中车骑将军如故,假羽葆、鼓吹,给第一附马(《晋书·贾充传》)
又与王浚 其二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六
太尉贾充总统诸方,自镇东大将军胄、及浑、浚、彬等皆受节度(《晋书·王浚传》,上书自理曰:「又前被诏书」。)
以韩谧为贾充世孙诏(三年)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六
太宰鲁公充,崇德立勋,勤劳佐命,背世殂陨,每用悼心。
又胤子早终,世嗣未立。
古者列国无嗣,取始封支庶,以绍其统,而近代更除其国。
至于周之公旦,汉之萧何,或豫建元子,或封爵元妃,盖尊显勋庸,不同常例
太宰素取外孙韩谧为世子黎民后。
吾退而断之。
外孙骨肉至近,推恩计情,合于人心。
其以谥为鲁公世孙,以嗣其国。
自非功如太宰,始封无后如太宰,所取必以已自出不如太宰,皆不得以为比(《晋书·贾充传》)
上言景献羊后服 西晋 · 王恂
 出处:全晋文 卷五十九
弘训太后入庙,合食于景皇帝齐王攸不得行其子礼(《晋书·贾充传》)
表上律法(《艺文类聚》、《御览》题作《律序》。) 其四 西晋 · 张斐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五
律始于《刑名》者,所以定罪制也;
终于《诸侯》者,所以毕其政也。
王政布于上,诸侯奉于下,礼乐抚于中,故有三才之义焉,其相须而成,若一体焉。
《刑名》所以经略罪法之轻重,正加减之等差,明发众篇之多义,补其章条之不足,较举上下纲领。
其犯盗贼、诈伪、请赇者,则求罪于此,作役、水火、畜养、守备之细事,皆求之作本名。
告讯为之心舌,捕系为之手足,断狱为之定罪,名例齐其制。
自始及终,往而不穷,变动无常,周流四极,上下无方,不离于法律之中也。
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通典》作「不知而然」。)谓之失,违忠欺上谓之谩,背信藏巧谓之诈,亏礼废节谓之不敬,两讼相趣谓之斗,两和相害谓之戏,无变相击谓之贼,不意误犯之过失,逆节绝理谓之不道,陵上僭贵谓之恶逆,将害未发谓之戕,唱首先言谓之造意,二人对议谓之谋,制众建计谓之率,不和谓之强,攻恶谓之略,三人谓之群,取非其物谓之盗,货财之利谓之赃:凡二十者,律义之较名也。
夫律者,当慎其变,审其理。
若不承用诏书,无故失之刑,当从赎。
谋反之同伍,实不知情,当从刑。
此故失之变也。
卑与尊斗,皆为贼。
斗之加兵刃水火中,不得为戏,戏之重也。
向人室庐道径射,不得为过,失之禁也。
都城人众中走马杀人,当为贼,贼之似也。
过失似贼,戏似斗,斗而杀伤旁人,又似误,盗伤缚守似强盗,呵人取财似受赇,囚辞所连似告劾,诸勿听治似故纵,持质似恐猲。
如此之比,皆为无常之格也。
五刑不简,正于五罚,五罚不服,正于五过,意善功恶,以金赎之。
故律制,生罪不过十四等,死刑不过三,徒加不过六,囚加不过五(原注:罪以定为徒,未定为囚。),累作不过十一岁(原注五岁徒犯,一等加六等,加为十二岁作。),累笞不过千二百(原注,五岁徒加六等,笞之千二百。已上注三条,并见《御览》六百四十二。),刑等不过一岁,金等不过四两。
月赎不计日,日作不拘月,岁数不疑闰。
不以加至死,并死不复加。
不可累者,故有并数;
不可并数,乃累其加。
以加论者,但得其加;
与加同者,连得其本。
不在次者,不以通论。
以人得罪与人同,以法得罪与法同。
侵生害死,不可齐其防;
亲疏公私,不可常其教。
礼乐崇于上,故降其刑;
刑法闲于下,故全其法。
是故尊卑叙,仁义明,九族亲,王道平也。
律有事状相似而罪名相涉者,若加威势下手取财为强盗,不自知亡为缚守,将中有恶言为恐猲,不以罪名呵为呵人,以罪名呵为受赇,劫召其财为持质。
此六者,以威势得财而名殊者也。
即不求自与为受求,所监(《通典》作「即受赇自与为受所监」。)求而后取为盗赃,输入呵受为留难,敛人财物积藏于官为擅赋,加殴击之为戮辱。
诸如此类,皆为以威势财而罪相似者也。
夫刑者,司理之官;
理者,求情之机;
情者,心神之使。
心感则情动于中,而刑于言,畅于四支,发于事业。
是故奸人心愧而面赤,内怖而色夺。
论罪者务本其心,审其情,精春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然后乃可以正刑。
仰手似乞,俯手似夺,捧手似谢,拟手似诉,拱臂似自首(《通典》作「自守」。),攘臂似格斗,矜庄似威,怡悦似福,喜怒忧欢(《通典》作「忧惧」。),貌在声色。
奸真猛弱,候在视息。
出口有言当为告,下手有禁当为贼,喜子杀怒子当为戏,怒子杀喜子当为贼。
诸如此类,自非至精不能极其理也。
律之名例,非正文而分明也。
若八十,非杀伤人,他皆勿论,即诬告谋反者反坐。
十岁,不得告言人;
即奴婢捍主,主得谒杀之。
贼燔人庐舍积聚,盗赃五匹以上,弃市;
即燔官府积聚盗,亦当与同。
殴人教令者与同罪,即令人殴其父母,不可与行者同(《通典》复有同字。)得重也。
若得遗物强取强乞之类,无还赃法随例畀之文。
法律中诸不敬,违仪失式,及犯罪为公为私,赃入身不入身,皆随事轻重取法,以例求其名也。
夫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
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
或计过以配罪,或化略以循常,或随事以尽情,或趣舍以从时,或推重以立防,或引轻以就下。
公私废避之宜,除削重轻之变,皆所以临时观衅,使用法执铨者幽于未制之中,采其根牙之微,致之于机格之上,称轻重于豪铢,考辈类于参伍,然后乃可以理直刑正。
夫奉圣典者若操刀执绳,刀妄加则伤物,绳妄弹则侵直。
枭首者恶之长,斩刑者罪之大,弃市者死之下,髡作者刑之威,赎罚者误之诫。
王者立此五刑,所以宝君子而逼小人,故为敕慎之经,皆拟《周易》有变通之体焉。
欲令提纲而大道清,举略而王法齐,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通天下之志唯忠也,断天下之疑唯文也,切天下之情唯远也,弥天下之务唯大也,变无常体唯理也,非天下之贤圣,孰能与于斯?
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推而行之谓之通,化而财之(《通典》作「举而错之」。)谓之格。
刑杀者是冬震曜之象,髡罪者是秋雕落之变,赎失者是春阳悔吝之疵也。
五刑成章,辄相依准(《通典》作「推准」。),法律之义也(《晋书·刑法志》。泰始三年贾充等表上新律,其后张斐又注律表上之,其要云云。又见《通典》一百六十四,《御览》六百三十九,又六百四十二,六百四十九。)
议原庾纯 西晋 · 刘斌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五
敦叙风俗,以人伦为先;
人伦之教,以忠孝为主。
忠故不忘其君,孝故不忘其亲。
若孝必专心于色养,则明君不得而臣;
忠必不顾其亲,则父母不得而子也。
是以为臣者,必以义断其恩;
为子也,必以情割其义。
在朝则从君之命,在家则随父之制。
然后君父两济,忠孝各序。
兄峻以父老求归,若得归,无不归之势;
不得归,无得归之理。
虽自闻,同不见听。
辽东太守孙和广汉太守邓良皆有老母,无兄弟,授之远郡,辛苦自归,皆不见听。
近为京尹,父在界内,时得自启定省,独于礼法外处其贬黜,愚以为非理也。
礼,年八十,一子不从政
有二弟在家,不为违理,又令,年九十,乃听悉归。
今纯父实未九十,不为犯令,骂辱宰相,宜加放斥,以明国典。
圣恩恺悌,示加贬退,臣愚无所清议(《晋书·庾纯传》。贾充「父老不归供养」,曰:「高贵乡公何在?」诏免官,使据礼典正其臧否。司徒西曹掾刘斌议云云,又见《通典》六十八。)
太宰鲁武公(案:鲁公贾充。) 西晋 · 潘岳
四言诗 出处:全晋文
昂昂公侯,实天诞育。
八元斯九,五臣兹六。
惟帝以公,通扬祖宗。
延登东序,服衮珥彤。
□□□□,□□□□。
使夫庙疑,定于神算。
掩讨逆节,折冲江湖。
走钦擒俭,枭诞毙吴。
公于出征,爰整其旅。
垒未越郊,麾不及举。
秦凉获乂,西戎即叙。
年逾知命,位极人臣。
家无馀禄,贵而食贫。
他人之贤,譬彼丘陵。
邈矣公侯,如日之升。
泰山其颓,寝疾不兴。
遐尔曷仰,社稷焉凭。
生则荣易,终哀实难。
靡不春华,鲜克岁寒。
于呼公陨,率土含酸。
赵丧望诸,列国同伤。
秦亡蹇叔,舂者不相。
李不言,下自成行。
德之休明,没能弥彰(《书钞》三十八《艺文类聚》五十五,《文选》王融曲水诗·序》注,又《褚渊碑文》注引两条,又《齐安陆王碑文》注。)
贾充宜城宣君诔 西晋 · 潘岳
四言诗 出处:全晋文
昔在武公,葬礼殊伦。
伉俪一体,朝仪则均。
行成于己,名生于人。
考终定谥,实曰宣君。
祝宗莅事,卿相奉引
轻车整驾,介士列阵。
鸾路依容,辒车升(《晋书·谢琰传》,《御览》二百二。)
三公保傅表 西晋 · 荀勖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一
三公保傅,宜得其人。
若使杨珧参辅东宫,必当仰称圣意。
尚书令卫瓘、吏部尚书山涛皆可为司徒
如以新为令未出者,涛即其人(《晋书·荀勖传》。时太尉贾充司徒李胤并薨,太子太傅又阙,表陈,从之。)